65年前,由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主演的電影《馬蘭花開》上映了,劇中主人公馬蘭為了參加祖國建設,一心要學開推土機,卻遭到媽媽和丈夫的反對,和眾人的譏諷。但馬蘭堅定不移,她說服了母親和丈夫,并通過刻苦學習,成為了一名女推土機手。
劇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新中國第一位女推土機手,更是中國中鐵引以為傲的巾幗英雄——胡友梅。
電影《馬蘭花開》片段
新中國成立初期,百廢待興,全國人民掀起了建設祖國的熱潮。為了建設大西北,推動“鐵龍”入疆,中國中鐵一局前身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在國家的號召下,投身到了天蘭鐵路建設的洪流中。
無數(shù)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,甘當路石”的共和國鐵軍,日夜奮戰(zhàn),頑強拼搏,一場“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”的攻堅戰(zhàn)由此拉開了序幕。新婚伊始的胡友梅也跟隨丈夫來到了天蘭鐵路施工現(xiàn)場。
當時,新中國培育了第一位女火車司機田桂英和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,這些新型婦女代表成了胡友梅的榜樣。從小不服輸、有股子牛勁的胡友梅目睹著丈夫每天駕駛推土機,耳濡目染的她就開始軟磨硬泡,讓丈夫教她開推土機。
電影《馬蘭花開》片段
那時,開推土機是男人的專利。胡友梅駕駛的美制D-7型推土機,噸位高、機體大,沒有駕駛室,所有的操作桿都是按身材高大的男人設計的,而她身高不足1.6米,在這個龐然大物面前顯得那么單薄弱小。怎么辦?男人坐著開,她就站著靠在座椅上開;男人用力拉,他就咬緊牙關狠勁拉;啟動點火時的手搖柄,男人搖起來已不輕松,她簡直是竭盡全力拼命搖。歷經(jīng)種種困難,她終于駕著推土機,沖入了大填方機群中。
電影《馬蘭花開》片段
在施工中,碰到坡度大,或推撥懸崖邊坡時,男同志都會心驚肉跳,而胡友梅憑著膽大心細,一次次地完成了任務,這不得不令男職工們贊賞。
1952年10月,蘭新鐵路破土動工,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修建最長的一條鐵路干線。胡友梅跟隨筑路大軍,向西跨過黃河、翻越海拔3500多米的烏鞘嶺,浩浩蕩蕩進疆,在寸草不生的戈壁灘艱難開路。
當時,胡友梅住的帳篷在山底下。為了不誤工,早晨天麻麻亮她就上山,有時候急了抄近道,干脆手腳并用爬上去;下工時累極了,干脆坐在大坡上滑下來。干一天活,骨頭架子都累散了。施工搞會戰(zhàn),她顧不上一身油污、泥水,倒在鋪上就能睡著,醒了就跳上駕駛臺繼續(xù)干,工友們贊賞地叫她“鐵?!?。
胡友梅生養(yǎng)了六個孩子,其中四個孩子都是沒有做滿月子就登上了推土機駕駛室的。而她懷第四個孩子7個月時,大年三十還在加班干活,由于干得太累太猛,孩子早產(chǎn)了,被凍死在冰天雪地的工地上……在帳篷里躺了18天,她又重新坐進了駕駛室。
1952年國慶節(jié),天蘭鐵路通車了。慶典中,上級點名讓胡友梅開推土機表演。她精湛的駕駛技術,英姿颯爽的青春魅力,贏得了現(xiàn)場成千上萬人的喝彩。
1953年1月,胡友梅被定為四級推土機工,真正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女推土機手?!度嗣袢請蟆贰度嗣癞媹蟆贰度罕娙請蟆穼n}報道她的先進事跡。1953年4月12日,她參加了全國第二屆婦女代表大會。4月19日,毛澤東、周恩來、劉少奇、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她。
1957年12月,胡友梅實現(xiàn)了自己多年來最迫切的愿望,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2009年,胡友梅被評為“共和國鐵路楷模”。如今,89歲的胡友梅精神矍鑠,跟隨子女在西安安享晚年。
炸山巖,劈荊棘,踏平坎坷成大道。一路走來,胡友梅從最初作為家屬加入筑路隊伍,到后來接受黨的教育,肩負起作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的初心和使命,積極投身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(yè)。在那些艱苦卻光輝的歲月里,胡友梅以頑強勇敢、艱苦拼搏的奮斗精神書寫新中國先進婦女的鏗鏘風采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中鐵人矢志不渝、砥礪奮進。
信息來源丨中鐵一局
本期編輯丨楊智友 邵軍體